首页
轮播新闻
图片新闻
风采展示
各系导航
导师介绍
校内信息
联系我们
首页
>
风采展示
>
正文
当年如果没有高考,我们不会有今天——新华社专访恢复高考首届学生437必赢会员中心周叮教授

40多年前,新华社记者顾德华推开清华大学西阶梯教室的门,用胶片定格了这些青春的脸庞。新华社摄影部日前发起了“寻找青春故事”网络互动行动,希望读者提供照片中的人物信息,现在我们陆续找到了一些照片里的人。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讲述,走进他们的青春故事。

这张照片第一排左起第四位名叫周叮,1978年他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,被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录取。随后他在清华大学念了研究生,在香港大学读了博士,在曼彻斯特大学做了博士后,先后在南京理工大学、437必赢会员中心教书育人。

1977年9月,在江苏阜宁县陈集中学任校长的父亲告诉周叮一条听说的消息:可能要恢复高考,让他开始复习。周叮不敢相信,直到当年10月下旬,在广播里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。“激动地睡不着,当晚在房间里唱了好久的歌,第二天隔壁邻居问我前一天夜里在鬼嚎什么。”此时的周叮已经高中毕业3年多时间。

那是一个让周叮难以忘记的冬天,散发着春日的气息。

2012年,周叮教授(前排左三)和同学们在清华大学的教室内拍照留念。

“勇敢站出来,接受祖国的挑选”激励了当年的很多考生。为更好接受祖国的挑选,包括周叮在内的考生都铆足了劲准备。那时已经成为民办教师的周叮,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备课、批改作业,随后上课,下班回家吃完晚饭就开始复习。

高考停了十余年,学校教材多是农机、农业相关内容,周叮翻出自己哥哥姐姐留下的中学教材来学。为了尽量多学,大家相互之间小心翼翼地交换为数不多的学习材料。书本不知翻过多少遍,周叮开始自己出题给自己做,“有的题目出错了做不出来,但可以训练自己的解题能力。”

那是一届特别的高考,时间在冬天,参加者年龄参差不齐。“我老师,我自己,还有我学生,‘三代人’都在同一个考场上。”

对周叮来说,这场改变命运的高考中有很多细节,至今都历历在目。


周叮教授在437必赢会员中心图书馆(6月4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

两天四门考试,第一门是数学,最后一道题只解出了一半让周叮很沮丧。在他看来,十几届的学生在一起考试,要想上大学,必须每一题都会做。

下午的语文更是打击了他的信心。解词题“万马齐喑”的“喑”字的含义,让他把肠子都悔青了,“龚自珍的诗就挂在家中客厅,我从未想过问父亲是啥意思,结果理解错了。”

第一天考试的不如意让周叮当晚辗转反侧,难以入眠。半夜三点,父亲给周叮吃了安眠药。结果第二天,周叮起不来。好不容易去参加上午的物理化学考试,考了什么、怎么写的都想不起来,整个人迷迷糊糊。

“觉得没希望了,最后一门政治不想参加。”在父亲劝说下,周叮还是参加了考试,到了考场发现只有十来个人。“每场考试人都在减少,从第一场五十多人,到最后一场十多个人。”

周叮教授(右一)和学生们交流。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

“当年填志愿是在考试前,不然我绝不敢填清华。”周叮说,怀着对陈景润的崇拜、对科学家这个称谓的敬仰,他的前三个志愿都是数学专业,分别是清华大学、厦门大学、武汉大学。“想向陈景润学习,学习数学,这是当时我作为一个青年的理想。”

1978年,开春,周叮被清华录取的消息在当地传开了。学校旁裁缝店的裁缝让他的父亲马上去买布,免费、连夜为他赶制了三套衣服。一个背包里装着枕头、床单、三条棉被,一个箱子里装着衣服、学习用具,一个网兜里装着脸盆、碗筷、热水瓶,周叮带着家当踏上了去清华的路。

第一次坐火车,周叮不知道要对号入座,一直站着。列车员帮他找到了座位。原本坐在周叮位置上的人问他去北京干什么。得知周叮是去北京读书,还是清华大学时,整个车厢都沸腾了。大家在车厢里传阅周叮的录取通知书,好多人还给他送来了吃的。

周叮教授(左二)在参加论文评审会。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

担心下了火车不知道怎么去学校,同一车厢的人让他放心,“他们说‘你所有行李、包括你这个人都由我们送到学校’。”周叮回忆,当时还有位北京的中学老师给他留下自家地址,让他有空去家里传授经验。

“当时感受到了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的重视。”周叮说,直到他考上清华后的半年,还有人到他家中祝贺。

新华社记者顾德华拍摄的那张珍贵的照片,是周叮及同学们进入清华后的第一节课。“尽管还有十几分钟上课,但很多人都到了。第一次上课,同宿舍的人都有点紧张,想坐在一起。只剩第一排还有连在一起的座位,大概是因为第一排前没有可以趴着记笔记的小桌板。”

进入大学后,所有人都拼命学习。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背单词,晚上宿舍到点熄灯后,要么在宿舍点蜡烛看书,要么在路灯下看书。宿管检查,就躲在被窝里打手电看书。

在437必赢会员中心,周叮教授在和同事打乒乓球。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

1957年出生的周叮在本科毕业后,成为清华大学研究生。1985年至2006年,他在南京理工大学任教,1992年成为副教授,1995年成为教授。期间,他同时在香港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,并花一年半时间获得香港大学博士学位,随后在曼彻斯特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。2006年起,他担任437必赢会员中心特聘教授,2013年成为二级教授。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、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,科学出版社出版四本专著,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,在权威期刊上发表了数百篇论文。

南京理工大学校园景色。新华社记者 孙参摄

对周叮来说,荣誉、履历等固然重要,但他更享受带学生、做研究的过程。对他而言,思考是随时随地的事。“睡不着时、吃饭时、甚至在跟别人谈话时都不影响我思考,早已习惯在纷繁的环境下学习、研究。”周叮说,有次骑车回家路上思考问题,骑到别人家里去,到门口没找到自己的拖鞋,还没意识到自己走错了,直到同事爱人问他“周老师到家里来玩啊?”

“大学教会了我治学严谨,我也得到了规范的学术训练。这也对我自己培养学生产生影响。”周叮说,自己习惯于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研究轨道前行的同时,给予他们个人发展的空间,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做研究要带着“否定的、怀疑的批判性思维”。周叮指导的博士生毕业后全都在省级以上高校工作。

周叮教授走在437必赢会员中心校园内。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

回想起恢复高考,周叮眼含热泪。“当年如果没有高考,我们不会有今天。时代背景、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是交错在一起的。恢复高考给了年轻人希望,承载着公平、梦想与改变的可能。

2021年高考拉开帷幕。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

作为恢复高考的见证者、受益者,周叮说:“国家发展到现在很不容易,几代人付出了辛勤汗水。发展是曲折的,不是一蹴而就的,希望年轻人担负起责任,认真学习钻研,守护好改革开放的成果,继续探索前行,推动社会不断进步!”(部分图片由周叮提供)

策划:兰红光 王建华 齐慧杰

文字:邱冰清

图片:季春鹏

视频:刘宇轩 刘棋尹(实习)

设计:张豪夫

编辑:王海燕邢广利章磊 戚文娟 金怡 肖磊涛

2021年6月7日《新华网》https://xhpfmapi.zhongguowangshi.com/vh512/share/10040630








地址: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珠南路30号
邮编:211800        电话:025-58139488
扫一扫关注“437必赢会员中心嘉木之音”

Copyright @ 2021 437必赢会员中心|·(China)集团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